GL45取样瓶肩负着将现场水样完整、真实、无污染地传递至实验室的重任,其宽口径设计(通常瓶口直径≥40mm)便于采集深层水、含悬浮物或粘稠液体,广泛应用于河流、湖泊、污水、工业废水等场景。然而,若使用不当,易导致样品污染、变质或信息失真。掌握科学的正确使用方法,是确保
GL45取样瓶精准护航、传递真实数据的关键。

一、选型与准备
材质选择:
聚乙烯(PE):耐酸碱,用于常规水质(pH4-10);
聚四氟乙烯(PTFE):惰性强,用于痕量金属、有机物分析;
玻璃瓶:用于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检测,但需避光防碎。
容量与规格:根据检测项目选择合适容量(500mL、1L、2.5L等)与瓶型(广口、细口)。
预处理:
新瓶使用前,用洗涤剂浸泡刷洗,清水冲洗至中性;
特殊项目(如重金属)需用10%硝酸浸泡24小时,再用超纯水冲洗;
按要求进行灭菌处理(如高压蒸汽灭菌),用于微生物检测。
二、现场采集
佩戴手套:防止手部污染瓶口与样品。
润洗瓶体:采集前用待测水样润洗取样瓶2-3次,排除残留干扰。
正确采样:
表层水:将瓶口逆流方向浸入水面下20-50cm,缓慢灌装,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;
深层水:使用采水器或分层采样器;
含悬浮物水:大口设计便于采集,避免过滤。
留空与密封:
液体样品留10%顶空(除溶解氧、VOCs外);
溶解氧样品需充满,不留气泡;
立即盖紧瓶盖,确保密封。
三、样品保存与标签
现场固定:按标准要求添加保存剂:
重金属:加硝酸至pH<2;
氨氮:加HgCl或H2SO4;
COD:加H2SO4至pH<2。
贴标签:使用防水标签,清晰标注:
样品编号、采样点位、日期、时间、采样人;
检测项目、保存条件(如“4℃避光”)。
避光冷藏:除现场测定项目外,立即放入冷藏箱(0-4℃),防止生物活性与化学反应。
四、运输与交接
安全包装:使用泡沫箱或专用运输箱,防止碰撞、倾倒。
分类存放:不同保存条件样品分区放置,避免交叉污染。
及时送检:遵循保存时效(如重金属7天、氨氮24小时),尽快送至实验室。